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聯係我們

您好,歡迎來到長沙ug环球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長沙ug环球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_動物用注射藥|長沙動物用口服液|ug环球水產藥

高效、安全、經濟、方便 專業研製動物藥品和動物標識
073187895882

專業知識

水產常識

作者: 本站 來源: 百度文庫 時間:2017年12月11日
  水產養殖戶飼料使用中應避開的六個誤區
  在五月份的科技入戶指導中,發現目前水產養殖戶中普遍存在水產飼料的使用誤區,今就相關問題指出錯誤認識,提出解決之道。
  誤區一 :部分養殖戶認為飼料蛋白質越高越好。其不知投喂高蛋白飼料若不能完全利用,則殘餌沉積於池底,導致細菌繁殖,引發疾病。而攝入體內的則會轉化成脂肪堆積於各個器官,引起病變及器官衰退。
  誤區二:一味降低成本,不考慮營養均衡,不了解某些添加劑的作用。比如甜菜堿和氯化膽堿有很多養殖戶不會添加,而它們對脂肪轉化的意義重大。很多飼料加工廠並無專門的飼料配方員,單純依照養殖戶的要求生產,所以飼料問題尤為突出。
  誤區三:錯誤的用藥習慣。一些養殖戶習慣於在飼料中長期添加藥物原粉如抗生素。這樣做隻會加重肝髒負擔,破壞腸道內菌群平衡,加重抗藥性。在走訪中還發現,一些養殖戶認為中藥無副作用,可以隨意添加。而這實際上無益甚至有害。
  誤區四:對疾病傳染環節不了解,病死魚打撈後做成魚粉又添加至飼料中。
  誤區五:對活餌料等天然餌料的忽略。其實利用誘蚊燈一個晚上可以誘得幾十斤昆蟲入水,可操作性很強,這才是高營養低成本的飼料。
  誤區六:不能靈活掌握飼料蛋白質的含量變化。在春節水生動物剛攝食時,需提高飼料蛋白質含量;高溫季節病害頻發時,應適當降低;而入冬前,為保證養殖動物越冬,又要提高其含量;在天氣變化較大或發病時也要適當降低蛋白質含量。

  捕撈泥鰍方法有那些
  泥鰍屬底層魚類,常生活於水底的淤泥中。由於其體形小,成鰍一般體長10-20厘米,加之身體光滑,一般很難捕捉。這裏介紹幾種泥鰍的捕撈方法,供讀者參考。
  1、挖捕:秋後水溫逐漸降低,泥鰍畏寒紛紛鑽入池底淤泥中,此時可逐漸放幹池水,用鐵鍬等工具逐塊翻泥捕捉。為了不使鰍體受傷,應盡量徒手捕捉,也可將含鰍的淤泥挖入鐵篩中,再用清水衝擊泥土而捕獲。
  2、網捕:分為罾網(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捕撈和張網捕撈兩種。罾網捕撈是把網片鋪設在注水口附近的魚溜底部,然後注入新水,流水會誘集魚群,可定時起網獲魚。或者把罾網沉入底部,再將泥鰍喜食的沉性魚餌投在網中央,待魚群聚集網中,把網拉起即可捕獲。也可在排水口處張網,即夜間排水,泥鰍隨排水落入網內被捕獲。
  3、燈火照捕:泥鰍喜歡上半夜睡眠,下半夜活動,所以,根據此習性,在上半夜捕捉泥鰍可用燈火照捕。此法適用於捕捉天然水體中的泥鰍。
  4、籠捕:鰍籠用竹篾編成,籠長30厘米,直徑9厘米左右,籠口裝有能進不易出的倒須,另一端出魚口直徑約2厘米。捕魚時,先在籠內裝入泥鰍喜食的餌料團塊,並堵住進魚口,將籠沉入集魚坑中,每隔0.5-1小時起籠取魚1次,不要間隔時間太長,以防止籠內泥鰍過多窒息而死。
  5、盆捕:將盆內放入煮熟的豬、羊骨頭等,盆口蒙上一塊白布,布中央開一個比泥鰍略粗的圓孔,將盆口朝下按入泥底,使盆口與池底相平,誘使泥鰍從小孔鑽入攝食而被捕獲。
  6、衝捕:在靠近水口的地方設置魚網,然後從進水口放水,用微流水刺激泥鰍,因其有逆水逃逸的特性,所以泥鰍在進水口附近集群,待一定時間後可將魚網提起而將泥鰍捕獲。
  7、餌料誘捕:把炒香的米糠及其他泥鰍喜食的餌料放在網具內,泥鰍味覺敏銳,聞香後鑽入網具內而被捕獲,此法多適於在稻田等水體捕獲。

  水產養殖過程中病害防治技術
  發生魚病的原因
  主要包括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麵,外因主要指下麵三項:
  自然條件因素引起
  1水溫的變化:魚是冷血動物,體溫隨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水溫急劇升降,魚體不易適應,可能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魚類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對水溫也有一定的要求,魚苗下塘時要求池水溫度不超過2℃,魚種不超過4℃,溫差過大就會引起魚苗大量死亡。
  2水質的變化:影響水質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的活動、水源、底質及氣候的變化。如池中有機質過多,微生物分解旺盛時,一方麵需要吸收水中大量氧氣,同時還會放出硫化氫、沼氣等有害氣體,這些有害氣體聚集一定數量後,水質便會變成不良,不利於魚的生長,卻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高了發病率。而且魚對水體pH值也有一個適應範圍,以7——8.5為適宜,如果pH值低於4.5或高於9.5,就會引起魚類發生不良或死亡。
  3溶解氧的變化:水中溶解氧的高低,對魚的生長和生活有直接影響,過低魚就會浮頭、泛池缺氧而死,過高又會引起幼魚患氣泡病。正常養殖水體中的溶解氧不低於1毫克/升。
  人為操作因素引起
  1放養密度不當或混養比例不合理。如果放養密度過大或上下層魚類搭配不當,超過了一般餌料基礎與飼養條件,導致產生餌料不足、營養不良和抵抗力減弱,為流行病創造了有利條件。
  2飼養管理不當。投餌不足,不均勻,時饑時飽,大量投放過多未經發酵的糞肥,易使水質惡化誘發暴發性傳染病。
  3操作不當。如拉網運輸過程中操作不當使魚體掉鱗、斷翅、受傷,體表潰爛而易感染水黴菌。
  生物因素引起
  一般多數魚病都是由各種微生物感染或侵襲魚體而致病,這些微生物稱為病原體,主要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另外還有一些魚的敵害生物,象水鳥、水鼠、水蛇、凶猛魚類、水生昆蟲、青泥苔等。
  致魚發病的內因:主要指魚體本身的抗病力,如一個池塘有的魚發病,有的不發病,有的病互相傳染(暴發性出血病),有的不傳染(打印病),就是由魚體本身內在因素起決定作用。

  魚病的種類
  按照感染方式將魚病分為三大類:
  傳染性魚病
  1病毒性魚病:主要有草魚出血病、甲魚鰓腺炎病、甲魚出血病。
  2細菌性魚病:主要有細菌性爛鰓、腸炎、白皮、赤皮、打印、豎鱗等病。
  3真菌性魚病:主要有水黴病、鰓黴病。
  侵襲性魚病(由寄生蟲引起)
  1原蟲病,包括碘泡蟲、車輪蟲、小瓜蟲、纖毛蟲等。
  2蠕蟲病,包括脂環蟲、毛細線蟲、絛蟲、水蛭等。
  3甲殼動物,包括中華鰠、錨頭鰠、鯴等。
  4軟體動物,包括勾介幼蟲等。
  其他因素引起的魚病

  怎樣診斷魚病
  一是看體型是否正常;二是看體表症狀,有無蟲叮,是否充血、出血、腫脹、黏液增多及是否爛鰓,長毛等;三是看魚的吃食活動情況:如果攝食量減少或跳動不安,表明可能已經患病。
  具體診斷方法:先目檢,就是直接觀察魚的體表,內髒等,再進行鏡檢,用顯微鏡檢查粘液、血、鰓絲、內髒等檢查的對象要新鮮,最好活體,先頭後尾,先表後裏。

  怎樣預防魚病
  從外在方麵預防,也就是控製和消滅病原體
  1徹底清塘消毒。最好用生石灰清塘,有如下幾種好處:
  ①能殺死殘留在池中的敵害,如野雜魚、蛙、水生昆蟲等。
  ②可殺滅微生物,寄生蟲病原體及孢子。
  ③石灰中的鈣可使池水變肥。
  ④能改善池底通氣條件,加速池底有機質分解。
  ⑤可以在水中形成碳酸鈣,保持水中pH值穩定,始終呈微堿性,有利於魚類生長。有條件的魚場可將池水排幹,經過冰凍、日曬使土壤中表層疏鬆,改善通氣條件,加速土中有機質轉化為營養鹽類。
  2魚體消毒。對剛下塘的魚苗、魚種或成魚進行苗種消毒,方法:
  ①用食鹽3%——4%,浸濕10分鍾——15分鍾
  ——②用高錳酸鉀10毫克——20毫克/升,浸洗10分鍾。
  ③用硫酸銅加漂白粉10毫克/升,浸洗10分鍾——20分鍾。
  浸洗方法可直接在池中放個網箱,把魚苗放在箱中消毒,也可在盆或桶中消毒。
  3水體消毒。對水體定期潑灑藥物殺蟲、消毒,預防魚病發生。
  魚病流行都有一定的季節性,尤其流行高峰期比較明顯,主要集中在6月——9月高溫季節,通過潑灑或投喂藥物來有效的控製和消滅病原體,通常潑灑的藥物主要有殺蟲劑和消毒劑,這兩類藥物經常合用,但一定是要先殺蟲,後消毒。
  4食場消毒。及時撈出殘餌,並定期在食場四周用藥物消毒。
  5餌料及工具消毒。水草類用6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0分鍾——30分鍾,糞肥則按每100千克加14克漂白粉消毒處理,配合料可按5%的比例混入土黴素後投喂。

  用藥注意事項
  ①混用藥物應現配現用
  ②施藥時間應先在晴天上午9點或下午5點左右
  ③準確計算水體,水深大於2.5米時,應以2.5米計
  ④要對症下藥,嚴禁盲目施藥
  ⑤用藥時可潑灑、噴霧,不可傾倒⑥有浮頭或浮頭剛過不能用藥⑦從上風用藥,先喂食後再投藥從內在方麵預防

  主要是提高魚體自身的抗病力
  1就地繁育苗種,或使用當地苗種。即可增強適應性,又可避免從外地帶入病源。
  2合理密養、混養。科學確定單位麵積放養量,及各種品種的搭配比例。
  3提早放養,提早開食。使養殖魚類很快進入正常生長,增強抗病能力。
  4合理投餌、施肥。應根據養殖動物的種類,發育階段,活動情況以及季節、天氣、水質、水溫進行定質、定量、定時、定位投餌。
  5加強管理。勤巡塘,了解池水的變化,掌握魚類的吃食、活動和生長情況,及時發現病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製病情發展,蔓延。

  夏季水產養殖,幾個關鍵要做好
  炎炎的夏日在五月已經初見端倪,隨著水產養殖的關鍵季節到了,在這個季節一方麵由於氣溫和水溫的升高水產養殖動物的食物會明顯增強,另外一方麵夏季也是水質容易變化,病害高發和流行的季節,那麽如何才能夠平穩的渡過這個驕陽似火的季節呢?為此,專業水產技術人員給養殖戶提供幾點建議。
  第一,良好的水質是關鍵“養魚先養水”,水產動物需要一個好的生存環境,保持池塘水深防水質惡化。
  夏季水溫高,水質變化快,加之投喂量大,魚類排泄物多,應加強水質調節,定期加注新水,一般5-7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0-375px,池水始終保持在1.8米以上。對養殖池塘應灌滿塘水,魚類養殖池塘水深達到1.8——2.2米,蝦蟹類養殖池塘水深1——1.5米,對田改塘較淺的池塘多放養水草,以降低水溫,創造適宜的水環境,使養殖品種良好生長。在晴天水溫不太高的上午,每15——30天每畝用5——10公斤的生石灰化漿全池潑灑,或投放微生物水質改良劑以改善水質。
  第二,要注意防止泛塘、缺氧的發生,合理利用增氧機或水泵。導致缺氧泛塘的主要原因是底質惡化。
  此時可以投放增氧劑或者開動增氧機。開增氧機必須遵循“三開、兩不開”( 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綿陰雨半夜開、晴天的傍晚不開、陰天和白天(中午)不開機)的原則。
  第三,要重點防病害。高溫是魚類最佳生長季節,也是最易感染病害的時期,一旦發病傳染極快,應做好綜合防病工作。
  每半月使用一次漂白粉,全池潑灑使池水成1.2PPM或溴氯海因、季胺鹽等,可有效預防細菌性魚病;也可定期使用微生物製劑,如若發現魚病及時請專業技術人員正確診斷,防止擴大蔓延。主要以防細菌性的出血病及腸炎病為主,防治方法:對水體進行消毒。可選用殺菌消毒劑(強氯精0.3克/噸水、或漂白粉1克/噸水、或二氧化氯0.3——0.5克/噸水、或溴氯海因0.3——0.5克/噸水等)連用2——3天;在對水體消毒的同時,在飼料中拌入藥物投喂,如連用大蒜素4——6天。
  專家提醒您具體的水產養殖病害要具體分析,不可以盲目用藥造成隨時,發現病害一定要及時治理,切不可僥幸掉以輕心!
  第四,要注意防逃防汛,及時了解天氣變化很重要,水產養殖戶應該多聽、多看天氣預報,做好雨前雨後的預防和抗應激工作。
  夏季是發水的季節,池魚、池蝦多易逃出,所以水產養殖戶在基礎的日常生產管理工作中還應該加強巡塘、防逃、圍欄加固等工作。
分享到:
推薦產品
本站關鍵詞:長沙ug环球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動物用注射藥,長沙動物用口服液,ug环球水產藥,微生態製劑,動物用粉散劑,ug环球生物科技
掃一掃!查看手機官網!
全國谘詢熱線 073187895882